登录/注册

泸西花鼓

发布时间:2021-05-20 09:00:59


州级名录:“泸西花鼓”是本地艺人根据长期流传于泸西地区的“四川花鼓”、“凤阳花鼓”的演唱特征,并结合本地民间小调,从而创作出的一种新的民间小曲传唱,流行一时。主要流传于泸西县境内。创作和表演人员年事已高,传承艰难。而且“泸西花鼓”是现代创新曲种,无传统曲目,新曲本传唱时间较短。

“泸西花鼓”是流行于县境内的汉族曲艺品种。

花鼓调作为泸西的一种民间歌舞小调,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得较广。由于淮河泛滥年年成灾,安徵灾民四出逃荒多以打花鼓卖唱求食。抗日战争时期难民流入泸西,有的打“金钱板”,有的打渔鼓、敲简板唱“道情”,打莲花落等。泸西艺人根据长期流传于泸西地区的“四川花鼓”、“凤阳花鼓”的演唱特征,并结合本地民间小调,从而创作出一种新的民间小曲传唱,流行一时。

1949年2月5日,泸西解放。为迎接解放军的到来,张兴顺(男,汉族,1930年出生于云南省泸西县中枢镇,中共党员,1949年参加革命,“泸西花鼓”的创作者之一)创作了《毛主席恩情似海深》,由男女二人表演。男的手持马锣,女子手持圆型小扁花鼓和一支鼓棒,边舞边唱,表达毛主席的恩情似海深。至此,形成了“泸西花鼓”的音乐和表演形式的雏型。

1962年,由泸西县文化馆徐德森为首的中心创作组,为参加州汇演创作曲艺节目,经过酝酿讨论,曲姜焕明作词,张兴顺作曲的《山村好教师》参加了红河州举办的曲艺调演,首次使用了“泸西花鼓”这一名称,并沿用至今。该曲种形成后,泸西县文化部门通过演出、办培训班等方式对其进行介绍和传播,使该曲种很快被当地群众所接受,成为该县中枢、金马、白水、永宁、向阳、三塘等乡镇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普及型艺术形式之一。

从此,“泸西花鼓”在艺术实践中不断被改造和完善,吸收了不少的彝、汉族民歌和打歌型的音韵节奏,现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表演程式和曲调。

“泸西花鼓”音乐属联曲体,由三段固定的小调反复联接迭用,在曲艺中属于鼓曲类。按表演特征划分,属鼓曲类中的走唱类。人员多少均可,可一男一女,也可一男二女或一男多女的形式出现,演员边舞边唱,说唱结合,一般不固定角色,灵活机动不拘形式,室内室外、舞台广场都可随便演唱(图二十六  泸西花鼓)。

“泸西花鼓”的道具:男演员手持小马锣,女演员持圆型小扁鼓和一支鼓棒(也可把鼓悬挂在腰上,双手持鼓棒表演)。

“泸西花鼓”的伴奏乐器一般由民族乐器承担,无指定必需的乐器,乐队无固定编制。

舞台语言是泸西方言。该方言属汉语系,北方方言区,西南次方言。该方言许多字眼发音特殊,与普通话发音差别较大,舞台演出语言较生活化,无特别处理。“泸西花鼓”的行腔属民族演唱法。

演出服饰,为汉族当代农村传统服饰。男上身穿白对襟衫,女上身穿姊妹衫。

 “泸西花鼓”是现代新创曲种,其曲目内容全都是反映现实生活内容的,属“时艺术”范畴,故无传统曲目。现问世的曲本大都只能服务于一时,传唱的时间较短。曲本的文学创作格式无一定的要求,可叙事,亦可舒怀。

1965年,由姜焕明作词,张兴顺作曲的《山村好教师》参加了红河州文化局举办的曲艺调演,后又选送参加了云南省六五年曲艺调演,并获创作、表演两项奖,该曲目编入了《红河戏曲》;1975年由孟家宗创作的《乳汁救亲人》参加该年全国曲艺调演作品后由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并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由谭顺云、张兴顺作曲的《大瓦缸》在1980年全县农村调演,获优秀节目奖,选送参加红河州农村文艺调演,并获节目奖、曲目后发表于《红河演唱》;由吴竹铭作词、张兴顺作曲创作的《歌唱回族青年月香》在1980年参加泸西县文艺调演,获表演和创作奖。1981年孟家宗创作的《满园春色》参加红河州农民文艺汇演获优秀节目奖,“泸西花鼓”开始走向戏剧化。《泸西县志》、《红河州文化志》也编载其发展概况和部分曲目。

“泸西花鼓”的曲调由原来的3个曲本,已发展到现今的25个曲本。曲目有《毛主席的恩情似海深》、《山村好教师》、《人民英雄王志刚》、《学雷锋》、《养猪模范赵大娘》、《民办教师李月》、《大瓦缸》、《乳汁救亲人》、《老俩口看儿子》、《泸西是个好地方》、《阿庐古洞赞》、《谢财神》、《夸财神》、《夸富裕》、《魂系芳草地》(歌舞)、《一只鸡》(花鼓戏)、《满园春色》(花鼓戏)、《夸家乡》(歌舞)、《拜年》、《为民栽种幸福花》、《万民乐》、《歌唱共产党》、《财神送宝》、《落英缤纷春风闹》、《清风熏得游人醉》等。

以上曲目,作为地方民间演唱,从解放以来,在党的各个时期,以及传统节日里,对宣传党的各时期方针、政策起到良好的作用,由于它通俗易懂,短小精悍,灵活机动,多姿多彩,不拘形式,旋律优美,幽默滑稽,群众喜闻乐见。因此,在泸西境内各社区文艺宣传队中得到普及(仅中枢镇,就有23个文艺宣传队)。弥勒、师宗、路南一些地方也流传开来,成为较有影响的汉族曲艺品种。


头像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