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泸西“江西街”
发布时间:2021-04-22 00:00:00
泸西人都知道老城区的主街道是建设街,随着城市的扩大,今天人们更喜欢叫“老街”,其实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叫江西街。听老一辈讲,江西街是指从西门口到北门街交叉十字街口,长不到300米,平均宽6米左右。2005年县政协文史委和老年诗书画协会曾绘制了一张《广西府城平面示意图》,标明江西街仅只是从今仁和巷到老十字街一段,也就200米左右;但在民间询问一些老年人,大家还是习惯认为今建设街就是过去的江西街。看来,江西街在老一辈泸西人的记忆中是难以释怀的,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地名文化。
江西街,顾名思义与江西人有关,最早是江西客商在此经营,数百年间一代一代在此居住、生产、贸易,并发挥巨大影响力而得到普遍认可形成的。江西街在明清至民国数百年间,一直店铺林立,百货杂陈,商旅络绎,繁华热闹。直到今天也能感受到往日之风貌。在偏远的滇东南一隅之泸西,为何有那么多江西人来此经商立业?这些江西人的后代今还在泸西吗?江西街隐藏着哪些秘密?蕴藏着什么样的历史文化?
一、从五块碑记说起
追寻文化古迹的历史,除史籍记载外,碑记是最有说服力的,也较为客观真实。江西街的历史在古籍志书中只有零星记录。但在县城肖公庙内曾立有不少有关江西人在泸西的碑刻,至今保留下来的只有五块,按立碑时间先后分别是:立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的《萧祠常住碑》,立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的《万寿宫前后两殿长明灯田碑记》,立于嘉庆九年(1804年)的《重修万寿宫前后殿宇塑天师圣像碑》,立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的《中元碑记》和《重修萧祠真君殿碑记》。因建设需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拆除肖公庙,《中元碑记》被移到八腊寺,其余四块移到文庙内。
《萧祠常住碑》记载的是:一个叫吕宪的洪州人(今江西南昌),在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游滇之泸(西),见泸山川秀美”就居住下来了,数十年间“往来贸易,克艰克难”,“大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众方有构萧晏二公庙之举”,吕宪慨然出银十两并首先倡导,带动其他江西商人捐资修建的过程。
《万寿宫前后两殿长明灯田碑记》记载的是:丁酉年(1717年)176名江西商人捐资“置田供灯”之事,即购买田地,用租金来供万寿宫的灯火常年通明。碑中还记载了田地所在位置、面积、折算产量等。
《重修万寿宫前后殿宇塑天师圣像碑》记载的是:嘉庆九年“重修万寿宫前后殿宇塑天师圣像,粉画戏楼、匾联、围墙各项共用银一百五十两”,这些银两由江西省“南(南安府)、瑞(瑞州府)、临(临江府)三府捐银五十两,抚州府捐银五十两,吉安府捐银五十两”。五个府捐资重修,可见当时江西客商在泸西之众。由“戏楼”二字可知当时文艺活动之大概。
《中元碑记》由在泸西经商的江西抚州籍客商立。记载了早在明成化十二年(1476)江西抚州籍商人就来到泸西了,他们来到泸西后娶妻生子,置地建房,一晃已是几代人,几百年过去了,他们的后代发现其实再也回不去江西老家了,已经“生作异乡人,死作异乡鬼”;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又难以释怀,“然天下事,善谋者又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既如此,那就踏踏实实做个泸西人,江西籍变成了泸西籍。为了给“卒则葬于斯”的先辈得到安慰,大家捐银六十五两购买铺面一间,每年将租金用于“冥钱冥锞之费”,在中元节(俗称“七月半”)这天,共同祭奠。
《重修萧祠真君殿碑记》记载的是:在泸西江西客商捐资重修萧(肖)公庙真君殿,“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真君殿宇漏塌,同议重修,一唱众和,欣然乐输,不日成之”。同时该碑还记载了“万寿宫创自万历二年(1574年)”,至今已有447年。
这五块碑,记载了明清时期江西客商在泸西经商投资之历史事实,对研究明清之际江西客商在泸西发展、移民及泸西商贸史尤其是江西街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
泸西明清时期为广西府所在地(下辖师宗、弥勒、维摩三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彝族首领昂普德任广西府土知府,成化十七年(1481年)广西府改土设流,实行流官制。而早在明成化十二年(1476)广西府还是土司制度,江西客商就已经在泸西经商做生意了。当然石碑记载的仅只是江西抚州籍商人来到泸西的时间,其实江西客商来到泸西要比该碑记录的时间早得多。《中元碑记》说“江右诸客多懋迁于斯”,意思是说江右商帮的生意人许多经过勤奋努力迁入到泸西这里。“江右商帮”有何来头?明末清初散文家魏禧所著的《日录杂说》上记载"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故“江右商帮”即以江西人形成的江西商帮,是明清时期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商帮之一。《滇黔志略》说:“无论通衢僻村,必有江西人从中开张店铺,或者往来贸贩,”以致当时有人说:“滇云地旷人稀,非江右商贾侨居之,则不成其地”。在江西商人中,抚州商最多,“抚人居什五六,初犹以为商贩止城市也,既而察之,土州土府,凡僰㑩不能自致于有司者,乡村间征输里役,无非抚人为之矣”。他们既经商于城市,也商贩于乡村里巷,甚至深入土司管辖区,代官府“征输里役”(征收赋税输入官府,办理差役之事)。还有的江西商人定居于山寨少数民族居住地,久而久之成为当地民族的首领。在泸西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某种角度上说,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贸易是从江西商人的进入而开始的。
二、众多江西人为何来泸西
江西人迁入泸西主要是明清两代,大致有几种情况:
一是随明军平定云南迁入。泸西汉族哪里来?都说来自南京柳树湾,其实只说对了一部分。泸西汉族大规模迁入始于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定都南京,第一个设省的就是江西,江西便成为统一全国的大本营。随着明朝对全国的统一,朱元璋派遣傅友德、蓝玉、沐英率领三十万大军远征云南。军队从南京柳树湾出发,平定云南后担心大军撤回后,云南孤悬边陲,于是便在云南各驿道沿线设立卫所,将几十万大军就地屯守,军食自赡。这就是泸西有很多村寨称为“哨”“堡”“塘”的原因。官兵留在了云南,都成了云南人,史称“调北征南”或“调北填南”。祖先来自南京柳树湾,只是说从柳树湾出发来到云南,真正的祖籍则是各省都有,但江西籍最多则是事实。如中枢落鹤堡、江头村及城内卢氏,原籍江西南昌府,始祖卢承三以昭信校尉身份随沐英平定云南,担任陆凉州(今陆良)知州,其第九代孙子卢自发在明朝末年从陆良迁到泸西。随明军进入泸西的江西人,一部分本身就是军队官兵。
明朝军队进入云南的军需给养则多依赖于江西供给。随着军队的推进,江西人将本地的农副产品和生活必需品,行销到战事推进的每一个角落。随明军迁入的江西人相当一部分是作为军队的供需商,他们随军进入云南后辗转来到滇东南重镇广西府(泸西)。
二是生活所迫迁徙而来。由于江西多年无战事,明初江西人口超过当时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五省总和,列全国第一;江西出现了地狭人稠的局面,加上各种税赋太重,大量没有土地或者拥有较少土地的江西农民开始从事工商业活动,为谋求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不得不背井离乡,踏上迁徙征途。他们向人烟稀少和商业欠发达的地区迁徙。《民国泸西县志稿》所载著姓中,明清时期迁入泸西的外省人口,江西籍最多。江西移民中绝大多数都是经商,浩浩荡荡的江右商人迅速占领市场,不断扩张,成行成市。“无江西人不成市场”是当时广为流传的民谚。如清末被称为“滇中三杰”的陈度,江西临川人,家庭以经营制笔为生,陈家“精制椽笔”为云南书法界人士所称道。幼年时陈度随父到泸西开设商铺,专营制笔和文化用品。光绪二十年(1894)陈度与泸西籍詹太和、缪云章一同考中举人,光绪三十年(1904)考中进士,成为清末、民国时期在云南有重要影响力的江西商人后代。至今仍居住在建设街的朱氏,家谱载,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从江西省抚州府临川县巷东乡叶家山迁到广西府城,安家在卖锅巷隔壁(今建设街9号),专做素食糕点、沙糕,创立天香斋商号。始祖朱元一,今已传至十四代,“天香斋”商号今还在。
三是明清两代到广西府任职的江西籍官员。据泸西志书记载,明清两代来广西府任职的官员中江西籍最多,仅明朝广西府知府就有10名是江西籍。如:
朱继祖,江西万安县进士。
张 鹏,江西举人。
毛 超,江西吉水县举人。
张 缙, 江西镇江府举人。
郭集礼,江西万安县举人,嘉靖十六年任。
辜用琥,江西南昌县举人,嘉靖四十五年任。
戴时雍,江西浮梁县进士,隆庆四年任。任满入泸西户籍,今泸西逸圃、德村、石岗冲以及县城东门外戴姓多是其后代。
萧以裕,江西清江县举人,万历三十年任。“广西有志自公始”。任满入泸西籍,今县城萧姓为其后代。
钱秉元,江西吴县人,万历三十五任。
李春鹍,江西吉安府举人,1634年任。任满返途因故滞留果吉村。果吉村现在还有“江西凹子”的地名,今果吉村李姓多为其后代。
这个时期在广西府任知府以下的江西籍官员就更多了。如任通判、经历司经历等职的官员:张禄,江西戈阳县举人。熊崧,江西丰城县监生。刘祜,江西南丰县监生。吴延光,江西举人。郑克化,江西上饶县贡生,万历三十八年任。傅文燧,江西南昌府选贡,天启间任。蓝应魁,江西浮梁县监生。刘问友,江西长宁县吏员。朱衣,江西南昌府吏员。刘钧,江西新昌监生。任其他职务的江西籍人还有数十人。
这些江西籍官员有的携家带口来到广西府任职,有的带来了不少亲朋好友,都说“朝中有人好办事”,这些带来的家属及亲朋好友在广西府大展拳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四是其他原因迁入。迁入泸西的江西人最初都住在城里,后因各种原因,有的搬到农村居住。如独家村王氏,原籍江西金溪县,始祖王文显在明朝中叶游历到泸西安家立业,民国时期全族已有二百多家,分别居住在小石桥、小村、糯布、爵册、德村、东门外等地方。逸圃吴氏,原籍是江西瑞州府高安县,始祖吴润在明代离乡出外作幕宾(官员手下的谋士)到云南入泸西籍。阿梭白陈氏,原籍在江西南昌府清江县,始祖陈其仁在明末来到云南,寄居泸西,他的儿子陈王庭考中明朝崇祯丁酉年的副榜,凭借文章和气节名重于时,康熙初年移居到阿梭白村。东门外及格来河黄氏,原籍江西临川县,始祖黄梅在明朝万历年间因传道而到了昆明,后人黄中正在明朝末年迁到泸西。三塘乡箐门饶氏,原籍江西省抚州府东乡县人,始祖饶济,明永乐十年进士任临安府知府,三祖饶有光安家在泸西,康熙三十三年八世祖饶兰入广西府城内居住,饶氏第7代迁入箐门。这些江西籍移民迁到泸西大多从事经商活动。
三、江西商人的精神文化枢纽——万寿宫(江西会馆)
泸西人都知道与建设街西门口相连的一条街叫肖公庙街,因明清时期有肖公庙而得名。其实,这条街上还有江西会馆和万寿宫,而“江西会馆”“万寿宫”“肖公庙”都是同一个地方,都为江西商人所建。前文所述五块碑立在肖公庙内,就是立在万寿宫(江西会馆)里。
江西商人为什么要建万寿宫?万寿宫,是为纪念江西的地方保护神,俗称“福主”的许真君而建,许真君深受历代江右人爱戴。江右商帮重视修建万寿宫,除了团结同乡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万寿宫是一个江西同乡的商业联系枢纽,事实也就成了“江西会馆”。万寿宫主要有联系乡谊、调解纠纷、商业中介和融资场所四大功能。每年农历八月初一至八月十五,万寿宫都要举办隆重的朝拜活动。这是一个集祭祀、戏曲演出与商业交流为一体的大型庙会,着重于从精神及文化层面凝聚乡情,团结同乡。万寿宫有救助落难同乡、集资修桥补路、创办学堂等公益事务管理职能,从组织上进一步把同乡团结在万寿宫周围。因此,江西商人无论发了大财小财,都会积极筹建“万寿宫”,因为万寿宫是江西商人精神的寄托,团结的代表。
后来又在万寿宫的基础上增修“萧晏二公祠”,后人常称“萧(肖)公庙”。萧、晏二公都是江西地方性祭拜的水神,传说能保障江海行船安稳,生意人一帆风顺,在江西商人中广泛崇拜,有江右商帮的地方就有祭祀萧公、晏公的庙宇或塑像。萧(肖)公庙是万寿宫(江西会馆)的一部分。《重修万寿宫前后殿宇塑天师圣像碑》所记“粉画戏楼匾联”可知当时万寿宫之宏大,而且还有专门演出的戏楼。万寿宫也是当时江西客商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心。
为何有中元碑?这就与中元节有关,中元是道教名称,民间俗称“七月半”祭祖节。客居泸西几百年的江西商人后代们为了祭奠死在泸西的先辈而集资共同祭祖,碑文说“有不乐归乡而又无后人者,卒则葬于斯”,“抚州大众义举多端,不惟同乡之生者有资,抑且同乡之死者有赖。中元一会,追荐死者之一义也,德诚厚矣!”“众窃虑之,因共捐银,承买姚姓铺面一间,价银六十五两。每年积子母之利,以作冥钱冥锞之费”。可见江西商人的团结互助精神。
几年前,笔者曾拜访一位居住建设街的退休老干部,其祖籍也是江西籍。在他的记忆里,泸西解放前后建设街上经营的商户,祖籍大多是江西籍;江西的老乡每到过年都会各家出一点钱,到肖公庙年祭,乞求神灵庇护,并交流生意经验。
在一个以乡籍为纽带结成的商业联盟里,除了共同的利益关系,最重要的团结手段就是精神力量。其精神实质就是许真君倡导的“诚信”“济民”精神,江右商帮向以“贾德”著称。
四、江西客商在广西府经营什么
据史料记载:抚州人不分男女都善织夏布,制作毛笔和烟花,如遇荒年,举家外徙,就地取材,以技授徒,可丰衣足食。在彝族的民间歌谣中,江西商人显得更为重要:“江西货郎哥,挑担到你家,你家小姑娘,爱针又爱线。”“挑担灯芯草,一路卖三年。莫看生意小,盖楼又买田。”灯芯草是不值钱的东西,拿卖灯芯草来形容江西商人往往资本少,起点低。但就是以一担灯芯草微薄的资本做本钱,沿途采购当地特产,再沿途售卖,生意越做越大。经营得当,三年之后“盖楼又买田”并非不可能。在少数民族看来,甚至蚕丝也是江西人发现的,“江西挑担人,来到桑树下,看见了蚕屎,找到了蚕种。”“挑担人、货郎哥,一路喊老表,一路做买卖。”“老表”称呼也是江西人传来的。行商,是当时江西商人的典型特点。
江西商人来到泸西后,起初主要经营盐、米、木材、药材、布等几大行业,尤其是药材行业,几乎为江西商人所垄断。后来经营范围涉及各行业,餐饮、糕点、茶、瓷器、金银首饰、铜铁铸造、丝绸、烟草、酒、制糖、烟花爆竹、文化用品等各类百货,包括运输都是江右商帮广泛经营的行业。
随着贸易范围不断扩大,江右商人推出了金融业务,如典当、钱庄、银行等。典当商影响力最大,一般以土地、房产、贵重物品甚至庄稼作抵押,并立有文契。它伴随着江右商人的活动足迹而遍于城市乡村,产生大量的借贷活动。史料记载:“遍处城市、乡村、屯堡安歇,生放钱债,利上生利。收债米谷,贱买贵卖。”由此可见,江右典当商势力之大,而尤负盛名的则属抚州商人,他们一般还兼放高利贷,其在泸西的经营活动直到解放前夕仍盛行不衰,今天在民间也未完全消失。
江西商人讲究贾德,注重诚信,做人质朴认真,善于揣摩消费者心理、捕捉商机,这些精神和理念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人,在推进泸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商旅络绎江西街
据史料记载,今泸西县城最早有生纳、矣邦两村,生纳村疑为今胜利一带,矣邦村大致在今新华一片。随着江西商人越来越多,商贸日益广泛,江西商人开始在两村之间买地建房。为了既满足商贸活动,又解决居住,采取了“前店后宿”或者“前店后厂”的建设模式,即前面临街建盖商铺,后面建盖住宿或者生产用房;铺面一层或者两层不等,富有的人家在商铺后面还建盖了四合院,有的店铺后面甚至深藏着从“一进”到“多重”规格的四合院;房屋多采用江西民间建筑式样,逐年累月形成一条商贸街道。因经营者多为江西人,而且影响大,自然就有了“江西街”之名。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中央王朝决定对广西府“改土设流”,即废除土司,从内地委派汉族官员,实行流官制。《广西府志》记载是因为土知府昂贵“肆虐不法”被革职。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广西府经济尤其是商贸发展,外来人口增加,江西街初具雏形,已经具备了物质保障,而土司制度则阻碍了经济发展;同时,中央为了加强滇南蛮夷诸地的控制,确保“大一统”,这才是根本原因。昂贵“肆虐不法”只是为“改土设流”提供了契机。
1481年,广西府第一任流官知府湖南湘潭县人贺勋到任。贺勋“创制立法,建学设师,惠农通商,筑城设坛,禁奸弭盗,定粮差修祀典”,极大改善了广西府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贺勋选择了江西街上的风水宝地建盖广西府衙门,同时开始筑墙造城,江西街快速扩展,成了广西府城最繁华的第一街。
明隆庆五年(1571年),知府戴时雍重修城墙,扩大府城,并辟四城门及四城楼。康熙三年(1664年),在江西街建校士馆(俗称考棚,专用于科举考试,今老公安局)。一些大富人家也争相在江西街置地建房,以在江西街上有房产而荣耀。如清代“诰封建威将军”,钦赐黄马褂的张保和在江西街上建“军门第”,亭台楼阁修建了130余间。
在明清两代发展进程中,随着市场扩大和人口增加,江西街不断延长,南北两侧延伸出众多街巷,如:肖公庙街、卖鸡街、卖锅巷、竹器巷、仁和巷、钟秀街、牌坊街等;再衍生出卖糖街、米市街、猪市街等。清乾隆年间广西府代京铸币,又留下了钱局街、钱局塘子等地名。《民国泸西县志稿》载:到了民国前期,以江西街为中心的四城门内,官府命名的街道就有26条,商号众多,店铺林立。城内名气较大的商号就有50多家;经营银铺的如:宝兴号、永兴号、崇盛号等;综合贸易的如:永顺祥、晋泰祥、润利丰、鸿盛祥、永兴昌等;经营杂货业的如:元利祥、源兴利、泰来祥、福来祥、公盛昌等。
几年前,在建设街偶遇一位八十多岁的退休老同志,提起江西街的故事,十分激动。他如数家珍地说起少年时代所知道的江西街商户:张家,祖籍江西,在西门城门洞,专做月饼;芮家,祖籍江西,在蛐蛐街(今老百货公司旁)做鸡蛋糕很出名;卢家,祖籍江西,家在卖鸡街口,做破酥包子;文天祥,祖籍江西,家在今迎宾社区,经营布皮、百货生意,有车(烧炭用蒸汽发动车子),生意做到昆明、香港,后迁居香港了;裴氏,祖籍山西,天香斋商号对面,裁缝做衣服生意;黄氏,祖籍山西,在西门城门洞口,做酱油、酸菜;李氏,大理迁来的,开中医诊所,在张保和家隔壁;俞氏,在竹器巷隔壁,中医郎中,会制作中药。他还说,过去的江西街铺面大多有“铺塔”,只是近年来为了经营方便,都被拆除了。
早在乾隆四年,云南迤东观察史储之盘来广西府视察,行走在江西街上,看到的是“商旅络绎,车马辐辏,百货杂陈,气象更新,俨称东南一会都焉”。清光绪十三年,姚安举人甘雨任广西州儒学训导,称广西州为“雄峙东南第一州”。可见当时江西街之繁华。
六、岁月沧桑江西街
如果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设广西府,江西商人开始迁入,至今已有640年的历史,那么江西街从形成到现在则当在600年左右。江西街不仅仅是一条商业街,它见证了泸西600年的沧桑历程。数百年来,在这条街上发生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等大大小小的事件太多太多。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八月,大旅行家徐霞客来到广西府考察停留十一天,初六至初十三日住宿江西街,见证了广西府城江西街的繁荣景象。《徐霞客游记》载:“戊寅八月初七日,余作书投署府何别驾,求《广西府志》。是日其诞辰,不出堂,书不得达。”“入堂阅其四境图”。“十一日上午出西门,过城隍庙、玉皇阁前。”前往阿庐古洞考察。他吃到了江西街的“油饼熏凫”(熏凫即烤野鸭)、粉糕(沙糕),看到江西街上的“卖栗者,以火炙而卖之”,板栗是用火炒熟才卖。“初十日。是日午霁,始见黄菊大开。菊惟黄色,不大,又有西番菊。”江西街上“鹦鹉最多,然止翠毛丹喙,无五色之异。”徐霞客看到江西街上的市民在门前养几盆菊花,商铺门上挂着养鹦鹉的鸟笼,闲情逸致,生活安逸。初二十八日,徐霞客在当天的游记中,对其所游走过来的滇东一带集市作了比较,“罗平著名迤东,而居聚阛阓(市区)又不及广西府。闻澂江府湖山最胜,而居聚阛阓亦让广西府。临安府为滇中首郡,而光景止与广西府同也。”在明末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惟广西府城还有如此繁荣悠闲景象,实属难得。
江西街曾经受多次战乱。《广西府志》载:“清顺治三年丙戍(1646年)为沙定州贼目李竜索焚毁殆尽”,就连府衙也被烧了只剩下“圣谕一坊”和“广西府三字匾额”。清顺治四年丁亥(公元1647年),大西军“流寇孙可望率领几十万大军侵入广西府境内,残杀一个多月,几乎没有幸存者。”《民国泸西县志稿》载: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春正月十六日,城内的有钱人因为敌军四面逼近,孤城难守;认为黄草洲营四面环水,贼匪没有舟船不能进入,把家财、契据全部转移藏匿到这里;被匪首刘美看破,率匪众进攻,抢劫一空。民国十六年(1927年)冬十一月,黔军攻破县城,烧毁西门外栅门以及民房,屠杀守城平民,整座县城被抢劫掠夺一空。师长张冲牵挂家乡,很快接到命令收复失地。
江西街还见证了泸西人们的革命斗争。《泸西通史》载:抗战期间,泸西中小学师生多次在江西街开展抗日宣传,组织募捐活动支援抗战。1937年,泸西数千青壮年踊跃参军,聚集县城后从江西街出发,跟随张冲等将领出征中原抗击日寇,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大战、禹王山阻击战、武汉保卫战等战役,死伤过半。1938年7月7日,在江西街衙门前建立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泸西县志》载:1945年12月,国民Dang在昆明制造了 “一二·一”流血惨案,消息传到泸西,12月9日,省立泸西师范、县中学广大师生走上江西街,掀起声援昆明学生运动的游X示W,标语张贴到大街小巷。
1949年2月5日,中共领导下的边纵盘北指挥部策动泸西县城防大队起义,泸西解放,人民群众在江西街欢迎边纵部队开进县城,接管政权。4月末,成立滇桂黔边区临时第一人民公署,办公地点在江西街(今迎宾社区办公处)。1950年2月16日至18日,人民解放J第4野战军13兵团114、151师及第2野战军4兵团42师先后到达泸西,干部群众在江西街夹道欢迎,军民欢聚一堂。泸西解放初期,党政机关、公检法、商业、银行等办公地均在江西街。
上世纪五十年代,根据上级指示,泸西县城主要街道大部分更名,江西街更名为建设街。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设街大部分商业用房逐步过渡为公产房。改革开放后,一部分公产房又被出售给私人。
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文革期间,建设街上各类批斗会、游街、游X活动不计其数。每次人民法院宣判(公判)大会后,被判刑的、被枪毙的、被逮捕的犯人都要在建设街游街示众,以儆效尤。各类纪念、庆祝、表彰等游X活动都要从建设街通过。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城区的不断扩大,建设街所承载的许多功能在逐步淡化和消失,这条古老的街道成了历史文化遗产。但这条古老的街道上,商铺林立,各种叫卖声却从未停止;它生动地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它传递着久远的钟声,承载着历史,尚存着记忆,传承着精神,延续着泸西历史文化的“根”与“魂”。风貌尚存,古韵依旧,源远流长,岁月沧桑。如今行走其中,时间在这里几乎静止,仿佛穿越时光。
古城老去,谁来唤醒她?
结束语: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地方考察中,多次调研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阐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他指出:“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今悉泸西县委、县政府把建设街列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恢复建设,实乃幸事。
文:詹学达
图:县摄影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