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泸西文庙史话
发布时间:2021-05-14 00:00:00
文庙称呼很多,有孔庙、夫子庙、文宣王庙、庙学、学宫、黉学、儒学、圣庙、先师庙、先圣庙等,而文庙之名最为普遍。文庙起初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建筑,后成为古代宣扬教化的主要场所,与县学、州学、府学合为一体,形成了庙学合一的形制。至明清时期文庙已成为每个城市最为常见的建筑之一,同时也是当地的文化标志。文庙作为儒家思想的物质载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人文思想。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研究孔子和儒学,而文庙是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建筑和儒学精神的物质载体,了解泸西的历史文化不能不了解泸西文庙。
一、泸西文庙的历史发展过程
泸西文庙建于何时?康熙《广西府志》载:“广西自设流后,学亦随设。”“本府儒学,自明成化设流,知府贺勋请建于城东北隅钟秀山麓。万历丙申(1596年),知府陈忠迁建东门外,距城三里。岁癸丑(1613年),知府萧以裕因士民之请,迁建于骑鹤三台山下,距城一里。兵燹后,儒学衙舍无存,庙日就圮。康熙五年(1666年),知府万裕祚复迁建于钟秀山故址。”
另据乾隆《广西府志》“迁建府学记”载:“学校之制,自明成化十七年改土设流,郡守湘乡贺公勋始建于钟秀山麓。万(历)丙申(1596年),瀛海陈公忠徙于东关,距城三里。越十七年,清江萧公以裕又徙近焉,距城一里。至顺治辛丑秋(即顺治十八年1661年),古燕万公裕祚复迁于钟秀山故址。盖自明迄今,三迁矣。”
其他文献记载的与这两条大致相近。这些记载比较清晰的说明了泸西文庙的历史过程。
开始建设时文庙都是称为“儒学”、“学宫”或者“府学”,“府学”意思是指为府级行政结构办的学校。泸西文庙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广西府改土设流之后,弘治三年(1490年),在广西府任职的第一任流官贺勋“始奏创建”,选址建于广西府城东北边的钟秀山脚下,是以广西土官衙门改建。
正德《云南志》“学校”记载:广西府学,弘治三年(1490年)知府贺勋始奏创建,在钟秀山麓以广西土官衙门改建。中为明伦堂,翼堂左右为日新、时习二斋。弘治八年(1495年),始铨官降印。堂之前为大成殿,两冀建有廊庑。“相祀圣贤、仪以重门,表以棂星;堂之后为射圃,傍为诸生号舍”。
弘治八年(1495年)“始铨官降印”。存在了106年。
到了万历丙申即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时任广西府知府陈忠把文庙迁建东门外,距城三里,大约在今新华小学后面。但仅过了十七年,因其处“地脉艵下散漫”,“秋雨暴涨,浸淫学宫,几没柱础”。经官方“悉心条议”,岁癸丑即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知府萧以裕“因士民之请”,迁建于“据高收广”的骑鹤山三台山下,距城一里。“庙庑、堂祠、斋舍、周垣昔加备”。四十六年(1618年),知府高如斗建尊经阁于后。经籍、雅乐、祭器皆备。位置大概在今地质队至消防队一带。后来因战乱而遭受焚烧破坏,儒学衙舍无存,全部被毁掉了。这次焚烧文庙的战乱是指发生在清初的顺治三年(1646年)沙定洲手下的李竜索入泸西却殺,四年(1647年)张献忠的大西军孙可望率数十万入境,屠戮月余,使广西府“几无孑遗”。
康熙五年(1666年),广西府知府万裕祚复迁建于钟秀山故址。但根据《迁建府学记》所载,从骑鹤三台山麓复迁于钟秀山原址则是康熙二年(1663年)。该文记载:顺治十八年(1661年),万裕祚来到广西府任职,去拜谒文庙,见状,不禁喟然曰:“萧然旷野,其如风雨飘摇,日就倾圮何?”“绅士知公意,乐捐工资,请复迁今所。公遂捐俸,以为绅士倡始。于壬寅八月起工,”即康熙元年(1662年)八月开工,“一年间次第告厥成绩,万公之功德也。”因此,复迁钟秀山原址的文庙应该在康熙二年(1663年)建成。所以“盖自明迄今,三迁矣”。
至清末文庙经过历代知府多次翻修扩建。见于史料纪录的主要有以下几次: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奉旨修葺,知府高起龙捐资创建。“照壁、宫墙悉用砖石,后因雨水淋漓,学庙多致倒塌。”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知府刘治中捐资建修。“尊经阁五间,右建魁星阁,焕然一新。”
复迁钟秀山七十年后,雍正十一年(1733年),督学翰林院编修吴应枚撰写的《重修学宫记》记载:学宫“缘麓高而径邃,四岫云沉,时在烟霞迷离中,露栋雾榱,易受剥蚀,不下七十年又有倾圮之虑。郡守周公莅任十载,殚心整饬,尤加意文教。每从月吉读法之余,目击心计,量费三百余金,乃率先捐俸,选实心任事之士,鸠工庀材,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正月兴事,六阅月而告竣,民不妄役,工不久妨。” 郡守周公指时任广西府知府周采。这次重修前后六个月,达到了“庙貌之巍峨,日习圣贤之礼教”的功效。
另外,在广西府任职的历任各类官员对文庙或多或少进行修建或者捐助祭器。记于史料的如:大成门五楹(间),通判署府事张承明改建;崇圣殿五楹,知府顾焯建;殿后旧魁阁,知府刘治中建;万寿阁,通判毕一谦、都司钟良辅同捐建;明伦堂,雍正九年,通学新建;乾隆三年(1738年),提督张耀祖新建大魁阁于明伦堂前,以旧魁阁作史皇祠,复建文明坊于正街。至癸未(1763年),辽阳罗公衍嗣买备各项乐器,延乐师教习乐舞等等。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2月,降广西府为直隶州。
光绪十八年(1892年)撰写的《重建文庙碑记》记录了光绪十三年(1887年)至十六年(1890年)的重修情况。大致过程是:泸西清水沟人吴永安任鹤庆协镇总兵,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春天,他有了改造翻新文庙的豪迈志向。于是召集德行高尚的老人和青年才俊商议这事,说:“圣庙作为根基依托的地方,实实在在关系到风俗教化。文庙的地基低矮、狭窄,打算让它的规模高大宏伟,需要有志向的人来做这样的事。”吴永安首先自觉承担了大量的资金,又邀约弥勒巨商王兴斋(王炽)观察出资,共同辅助这件事。其余的钱款由州府管辖的城市乡村根据自身的能力捐献资助。时任广西州知州的黄峻楷率领州里的绅士名人在这年八月动工。“以庚寅冬告竣”即在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完工。这次重修总共耗用一万多两银子,吴永安和王兴斋分别各自同额捐助1513.4两,其余的7110多两由州府管辖的城市乡村捐助。这是到清末为止,泸西文庙最大的一次重修。这次重修使文庙“峻拔爽朗,壮丽伟奇,大观咸备”,雄伟的景象都具备了。
进入民国时期,由于战乱不断,兵患、匪患影响,社会不稳,很少有人对文庙进行维修。民国24年(1935年),文庙作为“泸西县立小学”用,后改称“中心小学”“中枢小学”,在五十年里一直为学校所用。由于文庙的使用完全按小学的教学要求改造使用,文庙格局被打破。
文庙被破坏最为严重的当数“文革”时期“扫四旧”,几乎所有雕刻艺术都被毁掉。大成门屋檐多层次的精雕被全部锯除,天子台被铲平。
改革开放后,八十年代,中枢小学在文庙西侧新建校舍,搬出文庙。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对文庙进行修复,1983年公布为泸西县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修复了大成殿、崇圣殿、天子台,1991年修复了中院两庑、大成门、泮池、腾蛟门及各祀祠。本世纪初,重修了棂星门、礼门、义路、华表,重新粉刷了大照壁及周围红墙。交由文物管理部门管理。2013年至2016年再次投资进行维修。现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从1490年广西府建文庙,泸西文庙走过了近530年的历史。
二、泸西文庙的建筑格局及其文化功能
泸西文庙在不同时代,其建筑规模和格局主要见于明清时期的志书所记。明代始建于秀山麓时的文庙是“中为明伦堂,翼堂左右为日新斋和时习斋。堂之前为大成殿,两翼建有廊庑。“相祀圣贤,仪以重门,表以棂星;堂之后为射圃,旁为诸生号舍”。”
迁建东门外时没有查到当时的建筑情况。迁建骑鹤山麓时则“据高收广”。“庙庑、堂祠、斋舍、周垣昔加备”。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知府高如斗建尊经阁于后。经籍、雅乐、祭器皆备。
康熙《广西府志》记载的迁建于钟秀山麓的文庙建筑格局为:前有翠屏,山泸襟带,第一(层)为棂星门,门外翼以二坊,左起凤,右腾蛟。中为泮池,其前立照壁。第二(层)为大成门,五楹,左名金声门,其傍三间,为名宦祠;右名玉振门,傍三间,为乡贤祀【祠】。门内为至圣殿,殿左东庑九间,右西庑九间。殿东翼以二间,一为祭器库,一为便门。殿西翼二间,一为神厨,一为便门。殿后启圣祠,左为明伦堂,右为魁星阁。
乾隆《广西府志》的记载为:数仞(高度)宫墙,周匝(围)百五十丈,而内外之观瞻以肃。
第一层为棂星门,左右翼以二坊,中泮池,前照壁;
第二层为大成门,五楹,两翼各三间,为名宦、乡贤祠;
第三层大成殿,东西庑各九间,东翼三间为神厨,西翼三间为兴文祠,两庑上下各余三间,为祭器库、更衣所、斋房;
后一层为崇圣殿,五楹,殿后为旧魁阁,殿左为文昌祠,后为桂香内殿,前为万寿阁,阁前为明伦堂,堂侧为忠孝、节义祠。
文明坊于正街。
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重建文庙碑记》记载文庙建筑格局是:大成殿面对着翠屏山矗立,高耸挺拔明朗爽快,宏伟瑰丽卓越不凡。外面连接着月台,石栏像梳子齿那样密密地排着,矫健好像飞舞的龙。东西两边曲折延伸相互承接,大成门、棂星门。从这里到泮池、宫墙,再到斋所、更衣所。大殿后面是崇圣祠,崇圣祠右边是尊经阁,左边是仓圣祠,再往下是朱子祠。其它看重官吏作风政绩的就供奉名宦,记载人材的就祭祀乡贤,培育三纲五常的就祭祀忠义节孝,也都色彩缤纷鲜明华丽、阁楼的脊檩与斗栱高高耸立。
历史上泸西文庙规模有多大?明清两代不见记录,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份调查表记录文庙有房屋74间,占地18亩16方尺,大约12000平方米。到了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的调查表记录房屋只有54间,还有礼器120件。泸西现存文庙占地面积仅为8627.93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636.9平方米。殿宇为琉璃瓦覆盖,架梁式单檐歇山顶式结构,雕梁画柱,气势宏伟,是县内现存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格局为四进院落制。
第一进:由大照壁至棂星门。正中大照壁嵌“太和元气”四字,次为“泮池”(月牙塘);东边门叫“腾蛟”门,西边门叫“起凤”门,门两侧各立石雕龙抱柱华表一棵;
第二进:棂星门至大成门。中门为“棂星门”,东接“礼门”西接“义路”;前院东西各三间,东房为“斋所”,西房为“更衣所”。
第三进:大成门至大成殿。正中为“大成门”,五间五门,东有三间房为“明宦祠”,西有三间为“乡贤祠”。中院正中是“大成殿”(先师殿),与翠屏山遥遥相对,前以“天子台”石栏相陪,中有“鱼跃龙门”“五龙出水”石雕;大成殿两侧各三间房,东为“朱子祠”,西为 “兴文祠”;中院两边各有厢房九间,为孔子七十二贤列位处。
第四进:大成殿至崇圣殿(祠)。后院为“崇圣殿”,东西两边各三间房,东为“仓圣祠”,西为“尊经阁”。
泸西文庙内的各种建筑包含了什么样的功能和文化内涵?
大照壁(万仞宫墙):文庙最南边的墙,建于泮池前。其源于《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其意是赞美孔子学问的博大精深,鼓励学子学习。照壁上嵌“太和元气”四字,就是指孔子思想体现了整个人类思想最精华、最高贵的一面,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般,能使人类思想到达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照文庙惯例,一个地方出了状元,当地文庙才打开正门。不出状元,就永远不开正门。起初是显示状元的尊贵,后来也变成文庙鼓励学子的一种手段。激励学子好好学习,早点把正门开开。为什么文庙会有这种惯例?文庙是礼制庙宇,必须符合礼制规范中尊卑有序、等级分明的原则。
泮池(月牙塘):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鲁国,在《礼记礼器》篇中记载,“故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泮宫”。泮池也称为泮水,古时秀才入学也叫入泮。泮池是地方官学的标志性建筑,仅用于文庙中,它是具有祭祀和教化功能的礼制建筑。在泮池上一般有泮桥,也称“青云桥”“状元桥”,只有科举获得功名者才可过此桥。
棂星门:即文庙的第一道门。棂星是天上的文星,象征着“尊孔如尊天”。棂星门是孔庙的标志性建筑,为牌坊式建筑或牌楼式建筑。孔子被视为棂星下凡。过去皇帝祭天,必先祭棂星。文庙设棂星门,表示祭祀的规格如祭天一样,即“祭孔如祭天”。
大成门:源自于《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一语。也称戟门,戟是一种兵器,高官显贵之家的屋顶上用戟作装饰,称为戟门,后戟用于文庙。大成门是文庙的第二重门,通向大成殿。
大成殿(先师殿):文庙的主殿,祭祀孔子。配祭孔子弟子有四配、十二哲。四配是颜回、曾参、孟轲、孔伋;十二哲是冉雍、闵损、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子、朱熹。每年春秋两次祭典孔子,各以正官礼注,知府知县以下官员每月初一、十五到文庙行香施礼。所有新生入学和毕业都要到文庙孔子牌位前跪拜,以示尊敬和感激之情。
两庑:大成殿与大成门之间的两侧厢房。东西两庑从祀历代先贤、先儒。为孔子弟子及后来大儒学家贡牌位的厢房。
崇圣殿(祠):供奉孔子之父;至清供奉孔子先人五代。崇圣祠的设立意于教导人们“孝道”,尊祖敬先。
明伦堂:文庙的讲堂,学子上课的地方。儒家教学思想是叫人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正是明伦堂的寓意。
朱子祠:纪念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的专属祠堂。
尊经阁:为藏书之所,用以贮藏儒家重要经典及百家子史诸书,以供学宫生员博览经籍,阅读研求。
仓圣祠:纪念文字始祖仓颉。
乡贤祠:祭祀本地出身的贤德之人;
名宦祠:祭祀本地清正廉洁、有作为的官员。
乡贤祠和名宦祠是地方文庙的特色建筑,某种意义上说是地方历史名人馆。
另外,泸西文庙历史上还有文昌祠、魁星阁、万寿阁、忠孝节义祠等。只是在各时代有相应的侧重而已。
文庙建筑结构、形制从侧面反映了历代帝王的统治思想。文庙建筑是传播儒学文化的具体场所,其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对研究文庙的保护和利用有着重要的价值。
三、泸西文庙的价值意义
泸西文庙时间久远,集历史、建筑、雕刻、绘画、书法等成就于一体,不仅仅是一座文物,它更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博物馆,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文庙自始建以来,对泸西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当代,随着“国学热”“文化自信”的推崇,对文庙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也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从某种程度上说,泸西文庙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泸西500多年来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泸西文庙能够较为完好的保存到今天十分难得,应该扩展研究,发挥文庙在当代的价值。从泸西历史和现实来看,泸西文庙至少有以下几方面价值。
1、文化传承与教育价值
泸西文庙从明代建立的一天开始,就实行“庙学合一”的形制,文庙本身就是学校。庙学不分,规制有前庙后学、左庙右学、左学右庙,还有中庙左右学、中庙周学等。庙学合一的体制使历代儒士文人在这里接受了儒学的熏陶,尊经读经即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各个时期培养了不同层次的学人。并且庙学制所倡导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对现代教育仍有着重要的价值。文庙在教育上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两方面。
文庙教育可以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针对中小学生,在文庙开设“国学课程”,讲习《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另外讲解文庙碑刻知识、祭孔礼仪及礼器、古代服饰、古代乐器等。通过这些传统文化的学习,提升青少年个人修养,培养他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尊师重教、刻苦学习的优良传统,可以成为“青少年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每年孔子诞辰日为获奖学生举办颁奖仪式。这种新颖的形式,会得到家长和学生的好评,也带动家长和学生学习国学的动力,把文庙融入到了人们生活当中,对继承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全民道德素质修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把文庙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培养他们的优良品德,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
文庙作为儒家文化的载体,具有教化大众的责任,弘扬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说一个人应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在与人交往时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更进一步说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教导我们一个人的品德在他的学问之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又教导人们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在文庙中开展国学讲堂、建立收藏馆,为人们提供更多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在文庙中,面对各种具体的实物,建筑、孔子塑像、乡贤祠、名宦祠等,思考孔子生平、历代名儒的情操,感受着历史文化所积淀的厚重,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品德修养。我们应挖掘文庙深层的文化内涵,将文庙作为传播儒学精华的教育基地,培养大家本土文化认同感、民族自信心、民族责任感,使人们具有“仁爱”“忠信”“平和”“孝悌”等优秀品德,充分发挥文庙在当代的教育价值。
2、艺术价值
泸西文庙是到目前为止县境内保留最为完整的古建筑群体。文庙的建筑遵从了我国传统建筑群中贯轴线,左右对称的原则,布局严谨。在文庙里的雕刻是石雕艺术的佳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朝代的更替,泸西文庙在建立、修缮、祭祀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碑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包括祀孔碑、谒孔碑、重修文庙碑、功德碑等,对研究泸西历史文化,都是价值极高的宝库。从碑刻和匾额的书法艺术看,各种字体兼备,风格不同,各具特色,也同样是难得的珍品。
在祭祀孔子的历史过程中,还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乐舞艺术。祭孔乐舞的内容以颂扬孔子生前的业绩为主,是乐、歌、舞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据《广西府志》载,泸西在清代祭孔演奏的乐器有报钟、鼓、挥幡、玉鼓、金钟、敔(音“语”,打击乐器)、柷播鼓、琴(弦乐器)、瑟(拨弦乐器,共二十五弦)、排笙(簧管乐器)、笙、箫、管、笛、篪(音“池”,单管横吹)等。祭孔礼仪场面宏大,古朴娴静,庄严肃穆的祭孔气氛与金碧辉煌的大成殿,形成了完美的艺术统一。祭孔乐舞以其平和的曲调,适中的节奏,典雅的歌词,谦恭的舞步,凸现出雅乐博大精深的思想意蕴,庄严恢宏的感人气势,以及中正和谐的艺术风格,集中展示了孔子及儒家倡导的“仁”“和谐”“礼让”的人文价值。民国《泸西县志》记载清代后期泸西文庙的乐器有“一架报钟、一架鼓、一面挥旙、五架玉鼓;五架金钟、一张瑟、两支排笙、两支笙;两支箫、两支管、两支笛、两支箎;两个埙、两个节、囗羽。以上乐器聘请老师教授练习,为隆重的祭祀仪式增添光彩。” 同时还记载了祭孔的情况:“到每年春秋两季举行丁祭那天傍晚,就把祭器陈列出来,乐生准备好,再按比例分配各类参与祭祀的官员人等,列出名单次序,呈送地方官加盖印章批准,张贴在学宫大成门内,让大家知道。这晚五更,地方官亲临祭祀孔圣,行三献礼。学官祭祀“四配”“十哲”,各类生员按照次序行礼,文武童生扛旗、奏乐,各做各的事。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制度都是这样。”
3、促进了泸西历史上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文庙的建立,对于推动广西府时期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功不可没。历史上的广西府从明代建立文庙并使之制度化,大大改善了教育落后的状况。儒家文化是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各民族共奉孔子为“先圣先师”,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各民族的不断融合。儒家文化规范了民族各阶层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成为一种理念,是促进各民族加强团结携手并进的精神纽带。据乾隆《广西府志》载,到了清代,广西府地区的民众已经“俗尚俭素,务耕读,鲜商贩,士敦礼让,民重纪法。”而且“婚姻尊六礼”。民国《泸西县志》所载民国时期,泸西的少数民族虽然称谓还很多,但许多礼俗及生产生活情况已经与汉族差别不大了。各民族的融合发展与文庙的“庙学合一”制度的推行是分不开的。
4、本土史学价值
文庙见证了泸西近530年社会发展的历程。在文庙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丰富的遗存和资料,通过对文庙历史的研究,可以了解文庙建筑与祭孔活动的兴衰,透视泸西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状况。文庙之所以在历史上和当今社会中受到人们的关注,就在于它体现了一种源远流长的人文传统。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出论述。泸西文庙作为本土一个文化象征及文化符号,在当今坚持“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具有不可多得的重要价值。打造精品,让优秀传统文化“立”起来;示范带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教育传承,让优秀传统文化“传”下去;广泛交流,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重新认识并挖掘泸西文庙的历史、教育、旅游、文物等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泸西文庙现状及功能平面图
民国时期泸西文庙实况调查表(泸西档案局提供)
民国时期泸西文庙实况调查表(泸西档案局提供)
作者简介
詹学达:历任泸西一中教师,共青团泸西县委书记,三塘乡党委书记,县卫生局局长,泸西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兼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县职教中心主任、县社科联主席。现为泸西县政协四级调研员、文史研究员,泸西县理论宣讲团骨干成员,阿庐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近几年专注于本土历史文化研究,先后参与整理出版康熙《广西府志》、民国《泸西县志稿》,参与编写出版《泸西通史》,主编出版《徐霞客与泸西》等书籍,先后在有关刊物发表研究文章50多篇。
注:本文图片来自泸西县摄影家协会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