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泸西泥塑
发布时间:2020-12-08 00:00:00
(图:泥塑之一)
中国泥塑可追溯到远古神话中的女娲用黏土造人,到红山文化牛梁河神庙女神像,至今五千年。泥塑是一种民间雕塑工艺,又称泥人,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过由里及表,从粗到细的捏塑,并施以艳丽色彩,塑造人像或其他艺术品,故也称彩塑。
形体小的泥塑,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制成各种人物、鸟兽、鱼虫等的泥坯,经阴干后,再施彩绘,就成泥塑工艺品。
(图:泥塑之二)
庙宇寺观的佛像,体积大,其泥塑制作步骤分五步。一神装,即拱骨架,用木头、钢筋,若体积更大的用砖砌;二粗泥,用泥巴和稻草(铡刀铡成10—20公分),拌匀进行,有的要缠绑草绳;三细泥,在粗泥的基础上阴晾到一定硬度,进行细泥,用棉花撕开与泥巴拌匀进行;四批灰打磨,细泥后阴干,以专利号裂缝处进行批灰,对不当之处进行修补,然后进行打磨;五彩绘,以前有的贴金,现在都用丙烯加一定矿物原料进行彩绘即成。佛像人体骨架的比例,一般为站七、座五、蹲四、盘三半(注:这是一种比例,以一个人头的高度作单位,如站七,即人站着的高度是人头高度的七倍)。
泥塑工具主要用规格大小不一的批灰刀,塑其各个部分,泥塑方法以“添加泥法”为主,“减泥法”为辅,如做衣褶飘逸处,添添减减,一直到佛像神形兼备,栩栩如生,满意为止。
据《泸西县志》记载,民初以前,邑以前,邑内填塑,凡寺观有绘塑事皆延外雇外工。民国年间,邑人王进贤四弟兄,善塑庙宇而闻名于境内及附近县份。“文革”中秀山阅览室、一中等处均塑毛泽东像。
二十年前,民间艺人所捏的泥人、吹子、泥公鸡、老虎等玩具,在这些艺人手中,顷刻间栩栩如生的关公、张飞、唐僧、孙悟空等形象,便呈现在人们面前,但这些工艺已随时间的推移自然流失。在民间唯有庙宇寺观的泥塑彩绘艺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兴起,并且其艺术水平越来越高,已跻身于昆明等地区。
(图:泥塑之三)
(图:泥塑之四)
县内较有影响的泥塑艺人有:旧城镇大百乐村人陈立义、陈家兵、陈林、张映龙、张保平、陈绕平、李元成等;中枢镇李家村的谢汝良,其它村寨也有能泥塑者达三十多人,恕不详述。其中在泸西县内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谢汝良在龙甸土地庙山门塑的哼哈二将,威武凶恶;陈立义、陈林于1999年6月在文庙塑孔子、曾子、孟子、颜子、思子等于先师殿,神像高大,造型较准确,并辅之以高浮雕龙抱柱,受到一致好评。在开远卧龙寺、大佛寺、九龙寺、屏边仁和寺及蒙自、石林、弥勒等地有李元成、王云清的作品。阿庐古洞灵源寺泥塑彩绘壁画为张映龙等人所作。在昆明黑龙潭公园雷神殿、玉皇殿、全国梅花展的花架、盘龙寺、郑和公园、普照寺、五旗营、法界寺等处有着张映龙一伙的绝活,张映龙在法界寺天五殿塑的四大天王形象生动,高达4.5米,是省内所塑的最高大的天王佛像。在弥勒拖落寺,中甸十余罗汉拜观音,开远红莲殿,通海香园寺、灵宝寺,蒙自鸣鹫大雄宝殿等;在昆明庙高寺、海园寺、弥勒寺、拖落寺、百鹊寺、宜良岩泉寺、嵩明法界寺等都有陈立义、陈家兵、陈林等人的绝活。以陈立义、陈家兵、陈映龙为首的三伙人长期在外,特别是在昆明地区有很高的知名度。
(图:泥塑之五)
泸西的泥塑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现在的工匠多为中青年,且青年人居多。他们善于学习和钻研,既掌握传统的技艺,又借助外来经验,博览众家,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泥塑表现对象中,有道家,有佛家,有释迦牟尼,有观音,有文神,有武生,有罗汉等。在形体结构中,注意人体比例及相互关系,如嵩明法界寺内一组罗汉塑像,以殿壁错落安置,神形兼备,微妙微肖,动态各异。年长者面目慈善,神色凝重;少壮者腴白态丰,各呈动姿国;性烈者金刚怒目,挥拳踢脚;儒雅者沉者不语,拈花微笑。或独坐、或倾斜、或两两私语、或三五成群、或左顾右盼、或前后照应,其构思神妙,令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