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竹编】泸西竹编

发布时间:2020-12-08 00:00:00


竹编,是将竹子剖割成篾片、篾丝,将其编织成器物的工艺技术。

竹编起源很早,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新时器时代,到春秋时已已臻成熟,逐渐发展成为日用品,此后各代广泛加以应用变化,使其在形体上更加完美。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竹编有了较大发展,泸西竹编的高峰期在“文革”前到改革开放初期。泸西竹编主要是日用竹编,其品种有:簸箕、筛子、提篮、谷箩、筲箕、粪箕、背篓、鱼篓、甄垫、火扇等十几种,每个品种又有其分类,如筛子又分阆筛、隔米筛、细筛、荞面筛。

01.png

竹编所用的竹子一般是3年生竹子,有相当的粗度和长度,选择节长、质细、富有弹性、纹理平直的部份。选用红土肥地竹了,其篾质、弹性、硬度更佳,其编织品的色泽最好,更耐用。

竹编的基本方法,是将篾片和篾丝交叉而放,用压、挑等不同的交织方法来组成十字、人字、六角、螺旋等纹样。织时根据用途需要有密织和疏织,在编织形式上有圆面、绞丝、装饰等几种。

泸西竹编工艺最复杂的当数筛子和簸箕,比如筛子说吧,编织一个筛子在工艺程序上分五步:一、织阆基。阆基是筛子的底和整体骨架,一般都用好竹子的上部或一般竹子织成。织成胡椒叶形,质量要求高的筛子阆基剖后刮成圆篾,一般的剖成平篾。二、围三丝篾,以阆基篾作戗篾,用圆篾沿阆基织成圆形,一般织六路,织径50公分。三、织围篾,将阆基两端的剩余部份弯折(不能折断)作为戗篾,用丝篾编织,织高度达10公分。四、织蕊子,蕊子是筛子最精致部份,剖篾刮篾工艺要求最高,必须是光滑平齐,根据篾丝一样长宽,织细筛要篾90双,隔米筛要70—75双,阆筛孔较大,用挑一压一法编织,隔米筛及细筛用挑二压二法编织,簸箕用挑三压三法编织,才能密实,织好后再用薄篾给四周镶边。五、装蕊扎口,把蕊子放到阆基里,沿阆基围边按下去,把多余部分剪去,用一组平齐的剖篾嵌放于筛顶,然后进行扎口。以前用篾扎口,现在用塑皮扎,一般扎三道。簸箕编织方法与筛子编织类似,但剖篾竹子位于下部的可取三层,上部取两层,而簸箕可取四层篾。无论织什么,其蕊子用篾青织成的质量最好,市场价格高于一般的1.5倍至2倍。

03

新苗村,是泸西乃至周围邻县的竹编之乡,竹编源远流长,祖辈相传,远近闻名,竹编织品销往县内及县外的邱北、师宗、陆良、路南等地。全村7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是篾匠,家闲时节到了晚一,电灯光下,一家老幼,剖篾的剖篾,编织的编织,各尽其能。在众多的竹编工艺中,其簸箕、筛子、谷箩、筲箕,编织工艺料为复杂,而新苗村的编织,做工精细,用之色泽美观、精致、耐用。该村刘祝华家,1955年织成的两个簸箕(一个大号、一个中号),一直延用至今。曾用评说:“新苗村篾家具好,谷箩可装面,簸箕可装水”。其做工之精美可见一斑。在寨中众多竹编艺人中,闫云芳织的谷箩最好,刘海生、刘小秋、王左香、赵莲芬等人织的筛子、簸箕最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他们的竹编织品投入市场卖价都高于别人。

20世纪50年代中期,村干部组织一批青壮年篾工到师宗洞门乡搞竹编副业,为集体创收。

02

 

 

头像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