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婚俗】白彝人婚俗纪录片

发布时间:2022-01-28 00:00:00

视频介绍

    白彝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广泛分布于师宗、罗平和泸西,其婚俗充满着欢声笑语。白彝婚姻旧社会是包办婚姻,结婚年龄比较小,十六、七岁结婚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女孩的联姻对象首选舅舅家,因母亲是舅家人,意为还亲。若不嫁舅舅家则需征得舅舅的同意方可以另嫁他人。舅家以外的人中又以沾亲带故的作为优先考虑对象。若有自由恋爱而想结合的,只能选择私奔,断不能得到亲友的接受和承认。在白彝人家,若有合适的配对对象,孩子一出生就得答应许配给舅舅家,就算女方比男方大。舅舅家不要方能另嫁他人,要不,用彝家人的话说,就是一棵树桩头都得守着。所以,在旧时的彝家,表兄妹夫妻的现象普遍存在。孩子的终身,可能在五、六岁,甚至两、三岁时就已经定下了。

    订婚需请媒人,带上一斤酒,半斤红糖,到女方家,过个仪式就算订婚了。孩子到了婚嫁的年龄,再请媒人出马,这时的聘礼稍重些,不过也就两、三斤酒,一斤左右的红糖而已。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但在物质极端匮乏的旧社会,这已经是“重礼”了。媒人这时是为商定结婚的日子而来。需指出的是,媒人在这其中一直起着双方信使的作用,是个比较麻烦的角。

    正式结婚之前头一天,男方须牵一头牛到女方家, 喂养到婚礼结束后再选个日子牵回去,如果牵来的是母牛,生了小牛后,则把小牛留给女方家。这不知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有时牵到女方家的牛又瘦又小,可以看得出,纯粹出于应付差事的目的,不免引起女方的抱怨。男方送到女方家的聘礼也很简单,最多十公斤酒,一公斤左右的红糖,稍好一点的人家除此之外还能送一些面粉。 有的也送玉米饭做成的白酒(这种白酒不是液体白酒,而是玉米饭加入酒药发热而成,比玉米饭稀,甜味,吃时,加入开水调匀饮用),解放后,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聘礼也渐渐加重,由送酒,到送火腿,再到现在的送现金。

    双方的婚礼一直持续三天。因婚礼中女方的种种刁难,新郎要找八个腰圆膀大的伙伴协助讨媳妇。女方来客人的第二天天黑后(天黑后才能进新娘家),新郎在媒人的陪伴下到女方家来了(倒插门的则看生辰,有的头天晚上来,有的第二天早上才来),所找的八个伙伴则第二天一大早赶来。这天新郎所起的作用只是在晚餐时给客人倒酒(可见晚餐也应该吃得很晚的)。这天晚上还有一个内容,就是男方和女方分别找能唱的人对歌,有些婚礼能通宵达旦。在彝族的婚礼中,唱歌对歌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边喝酒边唱歌,从来客人的第一天就唱,直到新娘出门时还唱。只是不同时间,唱的内容不同,第一天唱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第二天新娘出门时则唱各种各样的神,门神、路神、灶神、财神等等留下来,不要随新娘一起走。新娘已经出门很远了,唱的还在唱。

    第二天一早,婚礼中的各种风俗算是全面展开了。

    一大早,新郎所找的伙伴也来了。首先进行的内容是新郎由新娘的哥哥带着在供桌香位前磕头认亲,所说的认亲是指和新娘正式成为一家人,新娘该叫爹的跟着叫爹,该叫妈跟着叫妈,该叫舅舅的跟着叫舅舅,该叫叔叔的跟着叫叔叔。新娘的舅舅给新郎挂红。只是,这头不是好磕的,这亲不是好认的。认完父母后,在认其他亲戚时,新娘的伙伴便用早早准备好的荆条往新郎脖子上便套,阻止新郎跪下磕头,新郎的伙伴便把新娘的伙伴拉开,保护新郎磕下头去。有的地方在新郎磕头时,不是用荆条套,而是用事先准备好的锅烟灰就往新郎的脸上抹,新郎伙伴也用准备好的锅烟灰展开反击,双方乱作一团,从屋里撵到屋外,不一会儿功夫,个个成了大花脸,严重的整个脸都成了黑色,就两只眼珠的白色眼仁一会儿翻左一会儿翻右,甚是滑稽。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管事的便吩咐:“不要玩了, 赶快去挑水,挑完水回来吃饭。”于是,新郎和伴郎便各自拿起水桶去村外水井挑水。当然,这挑水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新娘的伙伴会乘人不备,抓起沙子泥土往桶里扔,一旦被扔进泥沙,新郎只好重新回去挑。这样,新郎的伙伴就得高度戒备,看到有抓泥沙的过来,得赶快保护好水桶。但是,防不胜防,新郎要挑回一桶干净的清水,往往得往返几趟十几趟,有时眼看就快挑到家了,距成功仅仅一步之遥,一把泥沙或懊糟让挑水的功亏一篑。偏偏什么时候挑回水,客人什么时候才能吃饭,并且需要挑三挑干净的水。所以,这一礼俗对新郎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其间的欢声笑语,常常引得附近的汉族同胞也来看热闹。

    挑完水,可以吃饭了。饭前,新娘及伙伴们把新郎送来的白酒调匀好给每桌送去。吃饭时,唱祝福歌的亲友长者便再次为新娘唱歌。吃完饭,得娶亲上路了,这时新郎须弄点饭菜及酒到供桌上供起来,大门上则只放一碗酒。做完这些事后,就到大门外等候新娘。这些年有嫁妆的,嫁妆已早早被新郎的伙伴装好车,在门外等候了。

    新郎送来的东西,新娘家不会全部留下,而是留下大部分,少部分仍的带回去,这叫留有余地。

    出门时,新娘由哥哥带着围着场院转三圈,送亲的伙伴们跟在新娘的后面。新娘在出门时已是泣不成声了,边哭边跟着哥哥围着场子转圈。转完三圈后,一行人便出发了,走到村外时,男方女方要拖着悠长的调门各吼三声,意为让阴间知道,阳间有人结婚嫁人了。

    新郎送来的东西,大都用瓶子、罐子或是袋子等器物装盛,女方把这些东西放在背孩子的背单里,由一个女伴背着,用围腰布盖在上边,伪装得像是真的背着孩子-样。一路上,男方便向女方讨要这些东西,女方不给,男方便来搜,女方说:“ 小心别弄了我的孩子。”送亲的人中有时真有背孩子的,于是男方便不敢怎么造次,只好拿-瓶酒来赎。一路上充满着欢声笑语。

    到新郎家时,一行人并不急着进村,就在村外玩,挨时间,看看天色将晚,新郎便先回家通报准备,天将黑时再和媒人一起到村外叫新娘一行进村回家。 须说明的是,天不黑,新娘是不会进村的,新郎媒人须再三地来请,最后,新郎的伙伴们便拖拽的拖拽,推搡的推搡,把新娘请进村去。到村子边时,新娘的伙伴们取出袈裟,一个人把袈裟穿起来,后面四个人各拉一角,新娘和伴娘躲在袈裟下,其余的伙伴们把她们团团围住,不让新郎见到新娘。稍富裕些的人家,新娘伴娘着一样的装束, 更是让人分不清谁是新娘谁是伴娘。到门]边时不急于进去,由新郎的妹妹舀来一瓢水, 新娘伸出手来攒点水左边弹弹,右边弹弹,再往屋里弹弹,嘴里说:“你的祖宗在什么地方?”之后才跟新郎的妹妹一起进屋。进屋之后再进新房,这时才能取去袈裟。这时,新郎伙伴和新娘伙伴便对歌,是戏谑的内容。一到很晚。

    第二天一早,各种礼俗一展开,首先进行的是“生火”,新娘到厨房里去生火,灶膛里的火本是着得很旺的,新娘要做的是把火拢的更旺,但实际情况是新娘在添柴的过程中,故意乱捅一气,把火捅熄是最吉祥的。这样的礼俗其象征意味大约也是生活艰辛的,充满挫折的。其次是“抢裤子”,裤子是女方缝制的麻布料裤子,异常结实,新娘及其伙伴保护裤子的决心异常坚决,导致男方不能得手,于是只好打一瓶酒来赎,那酒须女方众人分而饮之。

    然后是“抢笸箩”,在一只大笸箩里装上饭,男方来抢。

    不管是“抢裤子”还是“抢笸箩”都是娱乐性很强的礼俗,当时,兴这样的礼俗不知是出于什么目的,现在看来,很容易让人想到吃饭穿衣这样人生最基本的需要。

    这天早上,女方来送亲的还有一项内容,就是唱歌,唱的内容是为新娘子说话,比如,我家来的姑娘什么都不会,望婆家多多体谅,多多教导。唱歌的为新娘子的长辈。

    这些内容进行完了,新娘及送亲的一千人就去串山,熟悉环境。饭熟了,新郎叫上自己的伙伴.上山去叫。新娘出门和进门都须躲在袈裟下。

    中午饭上,男方杀一只公鸡,女方杀一只母鸡,煮熟后,媒人给每-桌的客人分鸡肉,鸡头、鸡脚、鸡翅则自己留下。新郎和伴郎一桌一桌的给客人们倒酒。倒到新娘一桌时,则对新娘说:“孩 子他妈,来接酒。”引起了客人们的起哄。

    中午饭过后,新娘和伙伴们去更远的地方串山,新郎和他的伙伴们须去找。姑娘们半真半假地躲起来,说是半真半假,一方面, 她们须保持女孩的矜持,另一方面,她们又渴望和男孩子们嬉戏。所以在山上,姑娘们很快就被小伙子们找到,找到后,就在山上对歌,打闹。新娘倒是躲得很紧,不易被找到的,看看天色晚了,才会自己走出来。

    晚饭后,由新郎伴郎给新娘伴娘倒酒,新娘伴娘躲在袈裟里手中各拿一个碗, 在新郎伴郎倒酒来时,故意把手一缩,那酒便倒空了,于是新郎伴郎便来抢碗,抢不到就唱歌,对歌。酒须倒三次,倒的酒双方分饮。

    双方一个晚上又是唱歌对歌。

    又是一天到来时,该回门了,新郎由媒人陪着和新娘及新娘的伙伴们回到新娘的娘家去。结婚礼俗告一段落。

    春节过后,新娘新郎相伴到娘家拜年,由新娘给缝一件长衫,衣服是精制的,什么时候做好,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并且是穿着这件新娘缝制的衣服回去,婚礼正式结束。

    讲述人:彭云珍(女,1936年出生)

    录整理:彭勇林

     

    后记:

    彝族的婚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变迁,上述婚俗 盛行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跟我记忆中的婚俗有着很大的不同,当然,主要是简化了很多礼节,特别是近些年来,包个餐厅,一顿饭解决,已简到不能再简的程度。

    我大姐结婚的时候,正值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彝族婚事早在五十年代由父母包办改成了自由恋爱,父母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大姐和大姐夫也是自己相中的,有没有恋爱过不得而知,但绝对没有父母包办。我那时不到十岁,记得大姐夫首先来我家干了一段时间的活,后来大姐就跟他走了,再来的时候,他们挑来了火腿、沙糕、饼子等。到结婚的日子,头天晚上,来了很多客人,那时,客人送的礼不是现金,而是脸盆、茶壶、热水瓶、铝锅等日常用品。因为客人多,这些东西也就接得多,作为嫁妆给姐姐拿去一些,自己留下一些,用不完的就请村里的小卖部代为销售。晚上吃饭的时候,几位年长者同座一桌,给新娘子——我的姐姐唱祝福歌。 第二天早上的礼俗有荆条套头,挑水,到了吃饭的时候,几位年长者又开始唱祝福歌。吃过饭,娶亲的队伍即将出发,嫁妆早由姐夫的伙伴装到了牛车上先一步走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嫁妆中除了客人送来的脸盆、水壶等物品外,还有父亲特别买的一台缝纫机,这在当时算是稀有物。我也跟去送亲了,但姐夫家那边并没有请客,该行的礼俗也就没有行了。在我的记忆中,姐姐她们这一班人结婚时男方家似乎都没有请客。

    那时,物质生活虽不如现在丰富,但大多数人家已是吃穿不愁,所以,吃饭时,会有加饭甚至喂饭的习俗。现在分析,这应该是彝民好客的性格反映。所谓加饭,就是不断地给客人盛饭,客人已表示已吃饱,但因担心客人怕羞不好意思再吃,于是,乘客人不备,主人便眼疾手快在客人碗里又加上一勺。渐渐地演变成只要般配的人都可以相互加饭。所以,在彝家的喜事上要特别担心被加饭。再后来,因大家都对加饭提高了警惕,不容易加了,有些人便干脆在饭锅了抓起一把饭直接往别人嘴里喂进去,这样喂进去的饭当然是不会有人吃的,所以,喂饭就纯粹地变成了一种娱乐。这样的娱乐尤其在新娘出嫁的当天午餐时为甚,安放餐桌的院子里,到处都是饭粒,这可乐坏了村里的鸡狗,尤其是狗们,它们在餐桌下钻来钻去,大快朵颐,有时会为一块肉争得头破血流,免不了遭到人们的脚踢棒打。

    近些年,彝族青年结婚,男方女方都要操办,客人送礼一律是现金。不少人家选择到城里或是镇上包餐馆。就算在村子里办的,礼俗也简化了许多,新娘家来客人的那天晚上,吃饭时,仍有长者用彝语给新娘唱歌,但是,随着彝族语言的丢失,很多地方已不再唱了。然后,由舅舅给新娘装箱子。第二天也仅是磕头、打花脸,打的花脸也不再是染黑,而是染红。

    另外,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新郎的聘礼也变成了现金,并且还要给新娘的父母兄妹等家里人每人各买一套衣服。新娘的嫁妆也越来越丰富,衣柜、电视、摩托、冰箱、洗衣机、微耕机等等都可作为嫁妆的内容。

    可以看出,彝族的婚俗是越来越简化了。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彝族的传统文

    化却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如果再不加以抢救,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民族就将变成名义上的彝族。


头像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