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云游带您畅览阿庐美景!
发布时间:2022-12-30 00:00:00
视频介绍
泸西县地处昆明、曲靖、红河、文山“四州市”和弥勒、石林、师宗、陆良、丘北“五县市”交汇处,处在“滇中城市经济圈”重要节点上,是红河州通往贵州及西南各地的重要通道。县城距省会昆明市166公里,距州府蒙自市178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674平方公里,辖5镇3乡,15个居委会社区、72个村委会、43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2.4万人。世居汉、彝、回、傣、壮、苗6个民族。
一、泸西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泸西境内喀斯特地貌和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有着适宜的气候、优良的生态环境、良好的水利基础和丰富的旅游、生物、水能、风能等资源。
(一)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中,以著名的彝族将领张冲将军为首的泸西儿女就把热血洒在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沙场上;民主革命时期,泸西是弥勒地区的革命中心根据地,1941年中共云南省工委在这里建立了中共泸西中心县委,领导云南省泸西、弥勒、罗平、师宗、丘北、陆良6县党的工作。解放战争中,泸西又是省工委在弥泸地区组织反蒋武装斗争的策源地和革命中心。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二支队,就在泸西这块土地上诞生成长。
(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古汉彝风,汉、彝、回、苗、壮、傣等多民族文化交相辉映。虽然各民族文化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但却顽强地保留着他们的独有风格。撒尼人的虎舞、大三弦、霸王鞭,小白彝的羊头鼓舞、《创世纪》古歌谣,阿乌兵器舞,壮族虫茧巴乌,苗族芦笙舞,穿越了时空,从远古走来。情谊深沉的酒歌、姑娘房和具有喜庆气氛的闹姑爷、猜新娘、哭嫁歌等风情万种,更有祭祖、祭山、祭山神、祭龙、送祖灵等祭祀活动亦使人如痴如醉,阿庐工艺中的刺绣、剪纸、木雕、石雕和珍贵字画、瓷器、青铜器、碑刻等历史文物令人目不暇接。这里红墙碧瓦壮南天,“三庵、六阁、七寺、八庙”成为泸西文化遗存的代名词。烽火台、驿站、哨所、铸币和矿冶遗址、土官祠等清晰可见。古籍中称泸西“山川郁积磅礴之气;名胜绣景不可胜数;古迹林立错落不胜枚举”。
(三)具有独特的人文资源。荣获“云南省文化先进县”称号。这里不仅有土著民族数千年开疆拓土的美丽传说,而且奇山异水留下了古往今来吟颂的诗章。勤劳智慧的泸西人在千百年的繁衍生息中,形成了具有泸西地域特色的“阿庐文化”。 阿庐古洞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城子古村是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亚洲民俗文化摄影之乡、云南省第三批旅游特色村、第三届中国景观村落。此外,还有中国·泸西高原足球训练基地、景宜吾者温泉、黄草洲湿地公园、东方玫瑰谷、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阿拉湖、南盘江、花海风电等景观。
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泸西县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覆盖率已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全面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一是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服务场所环境不断改善提升,县文化馆与图书馆均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并按照“国家一级馆”的标准免费开放。二是完成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实现县乡两级全覆盖,并按要求规范服务。三是完成全县87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目前,共建有村级文化活动室339个,文化体育广场165个,农家书屋106个,安装文化宣传栏78块、全民健身路径139套,文化体育设施实现87个行政村全覆盖。目前,各活动室配套相应服务设施,规章制度齐全,运营管理有序,文化氛围浓厚,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二)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全县有各级文物保护点194处,类型丰富,有古遗址9处、古墓葬10处、古建筑48处、石窟寺及石刻1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18处;其中国家、省、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达1、3、11、37处,分布于中枢镇45处、永宁乡113处、午街铺镇6处、旧城镇5处、金马镇7处、白水镇10处、向阳乡5处、三塘乡3处,这些不可移动文物涵盖了县历史文化、工业遗产、近现代历史建筑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据库100余项,成功申报省、州、县级非遗项目分别达3、12、32个,非遗传承人分别达7、24、70个;培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拍摄了《彝族祭山神》非遗项目形象宣传片;探索非遗文化与旅游产品有机融合,引导泸西“传统木雕”、“彝族刺绣”等非遗产品进行制作和销售;挖掘整理出版白彝(葛颇)史诗《莫棉巴》。
(三)乡村旅游培育和发展。近年来,泸西县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契机,我们首先抓实规划编制,鼓励中枢镇糯布村梨园、青龙山庄、白水镇竹家庄、龙威农庄等有基础的地方,按照建设风景区的要求转型提升,培育发展一批突出体验乡村农事和田园生活功能的休闲农庄。其次是重点扶持向阳乡很坎生态壮族村、山色民俗体验村、三塘乡吉湾中草药基地等具备现代服务功能的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集聚区;再次是储备乡村旅游建设项目20个。目前,全县已打造特色旅游村3个,发展乡村客栈、农家乐20家,直接带动就业500余人,间接带动2000余人,实现经营收入5000余万元,“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己成为泸西丰富旅游功能、实现旅游增收的重要抓手。
(四)农文旅融合促振兴。实施乡村振兴以来,突出文化内涵,进一步拓展以城子古村为核心南部文化休闲览胜区,依托城子古村周边丰富的乡土资源,开发冒烟洞洞穴探险游,观光旅游、农庄体验等旅游项目,做强农业循环经济、农业休闲等,最终形成集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寄托乡愁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
同时,加快打造花卉产业园建设项目步伐,把花卉产业与白水镇的自然风景相融合,形成花卉产业与旅游观光相融合的田园综合体。在做好花卉产业的同时,利用片区内温泉资源、特色民族文化,发展乡村生态游,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二是打造蔬菜小镇。配合乡镇以绿色生态农业为主要特色,把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农事体验、科普教育、养生度假融入到旅游要素中,形成“休闲度假、参与体验、生态观光”等等功能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同时,深入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加快创建一批农家乐示范村、农业特色主题园区、休闲农庄,致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泸西县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热情好客的泸西各族人民热忱欢迎国内外朋友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