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博专家:张冲明
发布时间:2023-08-24 17:33:50
张冲明,现任泸西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博物馆馆长,泸西县第十届政协委员。曾荣获国家文物局授予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积极贡献纪念奖、红河州第三次文物普查“先进个人”、红河州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个人”、云南省可移动文物先进普查员、第二届泸西县“泸西红人”提名奖、“阿庐优秀人才”等殊荣。
上图为张冲明回乡画墙绘,助力乡村振兴
▼ 翻山越岭摸“家底”
作为泸西县文管所(博物馆)负责人,他总是担心祖先留给后代的文物销声匿迹。为摸清泸西文物“家底”,他带头攀崖过涧、钻林趟棘,顶烈日、冒严寒,进行文物普查。查阅文献资料,走访群众,详细记录。早出晚归,天热饥渴,寒冷冰冻,加班加点,从不叫苦。曾组织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泸西县1000余件文物,并完成国家文物局数据库要求提供的信息整理、信息录入、影像采集、数据汇总等工作,普查出泸西县195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他认为,泸西作为广西府古城,原有的众多文物史迹,若不加强对其保护,广西府古城将名存实亡。于是他向泸西县领导提出“树立危机意识,保护文物古迹,传承历史文明”的建议。近年来,他独立绘制不可移动文物平面图600余幅,绘制“泸西八景”和泸西古建筑作品20余幅,摸清了泸西文物底数,勾勒出泸西文物发展蓝图,为健全完善全县文物普查档案作出了努力。
▼ 殚精竭虑修“家园”
泸西文物史迹损毁严重,急需进行保护修缮。他心急如焚,第一时间对全县不可移动文物有规划和计划地制作了相对应的修缮方案,并多方协调工作经费。在修缮过程中,由于产权不明、地界不清,很多群众不愿配合修缮,有的还存在历史遗留问题。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他多次深入调研,与群众交心谈心,向群众宣传文物保护政策。经过不懈努力,一个个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成功修缮了“军门祖茔坊”“吉双土官祠”“五凤楼”“三佛殿”“文庙”“张氏祠堂”“武庙”等20处国家、省、州、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国家文物和挖掘泸西本土历史文化做出一定贡献。
▼ 倾心尽力护“家园”
为加强保护泸西广西府古城遗迹,他积极履行政协委员职责,撰写提交了《关于尽快改造恢复建设街175号历史建筑风貌的建议》《关于加快实施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将泸西县城申创为泸西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等提案。为全面及时保护泸西可移动文物,他邀请云南省文物考古所专家对尚塔墓地、金马汉代墓地、大艺圃青铜墓地、石洞青铜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初冬时节冒着寒冷、带着干粮,手脚被冻得通红,几乎没了知觉,他依然坚持走在队伍的第一个。经过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发掘抢救了7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国家二级文物2件、国家三级文物98件,丰富了泸西历史文化宝库。他曾三次为泸西文物开展申报国家级、省级、州级工作。在对泸西万寿寺、三佛殿等国家级文物保护点的申报工作中,他亲自把脚手架拉到现场,趴在四米高的脚手架上进行拍照采集信息。因设备简陋、地势崎岖、条件艰苦,期间曾跌落受伤,他忍受伤痛,仍然坚守岗位。又因三佛殿产权转让程序复杂,他深入到多部门查实产权、查询文献资料档案,并多次采访全县历史名人专家,加班加点完成三佛殿申报文本。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成功申报泸西三佛殿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凤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甸古驿道、吉双东华寺、张氏宗祠、中枢镇陈侑旧居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 发挥特长绘“家园”
作为泸西县美术家协会主席,他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得尽善尽美,用画笔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独立编写了《泸西县博物馆陈列大纲》《革命烈士纪念馆展陈大纲》《泸西新坝村史馆展陈大纲》。他还主持实施泸西博物馆陈列布展提升改造工程,建立了泸西县博物馆,结束了泸西可移动文物没有“家”的历史。
他把个人特长与文物保护工作相融合,助推乡村建设,以手工艺品、绘画、浮雕的形式创作出《泸西古城印象》《泸西古八景》《九溪山剿匪记》等系列作品。在挖掘全县民族历史文化工作中,他以绘画等承载方式为泸西村史馆、村庄历史文化开发作了积极探索,为向阳乡木衣村、小得落村,午街铺镇凤舞村,金马镇新坝村,永宁乡九溪村等20余个村寨做了乡村文化振兴规划设计,为讲好泸西文化故事绘制墙体壁画15000余平方米,受邀参与泸西40余个村的乡村振兴规划。组织和参与编撰《泸西文物志》《泸西碑帖》《莫棉巴》等书籍。先后邀请全国各地200余人到泸西绘画交流并向博物馆捐赠美术作品50余幅,丰富了泸西博物馆馆藏文物。组织举办画展、文物展、碑帖展活动60余场次,为丰富泸西文化内涵、承载泸西历史文化精神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