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壮族铜鼓舞》传承人(王茂霖)
发布时间:2024-05-13 16:26:08
视频介绍
省级非遗传承人:王茂霖出生于泸西县永宁乡法衣村委会小法衣村,16岁跟随父亲学习铜鼓舞的基本动作和要领。18岁开始初步尝试壮族铜鼓舞与现代舞的结合,从单一的两人敲鼓,变成了现在的多人表演。
1993年至2011年,整合编排铜木神鼓舞,舞蹈形式基本定型,在2012年参加泸西县十八大“金林杯”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2017年代表泸西县参加了红河州建州60周年庆祝大会的表演。2005年5月,云南电视台“民生关注”和“走遍云南”两个栏目对铜鼓舞作了采访报道。2021年10月,王茂霖被认定为红河州第九批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24年1月,王茂霖被认定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王茂霖生活的永宁乡小法依村是壮族民风、民俗及民间歌舞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少数民族村寨。他的父亲王树兴是一位村里备受尊敬的铜鼓舞艺人,他的童年就在父亲的鼓声中度过。每次看到那面熠熠生辉的铜鼓,他的眼睛都会亮起来,仿佛被音乐所吸引。他跟着父亲学习,用双手模拟着鼓点,仿佛能够感受到鼓面上的力量传递到自己的身体里。从小的耳濡目染,与铜鼓相生相伴,让王茂霖对壮族铜鼓舞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他人生的铜鼓舞生涯铺下了基础。
1985年,王茂霖初中毕业,年仅15岁的他决定追随父亲的脚步,学习壮族传统的铜鼓舞。王茂霖开始跟随村中老艺人李茂清等学习敲击铜鼓的基本动作和要领,以及人员安排的技巧。他投入了漫长的学习和实践中,通过反复练习和不断探索,逐渐提高了舞蹈技艺。他精准地把握在各种场合下壮族铜鼓敲奏的方式,将舞蹈与鼓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王茂霖的名声逐渐传遍了当地。每年的壮族传统节日成为他展示才华的舞台,他担任领舞的角色,用自己独特的舞蹈风格和技巧打动着观众的心灵。他的表演充满了力量、灵动和韵律感,每一次演出都让人流连忘返。
1990年,王茂霖参军入伍。1993年,从部队退伍回来后,王茂霖对壮族铜鼓舞做了大量的改革、发展、提升的工作。在王树兴、李茂清两位老艺人的指导下,他把原来两个人的表演变为多人表演,把原来只有敲打表演变为吹、拉、弹、多种乐器结合的方式伴奏演唱。以往的铜木神鼓舞仅限于两名男性作舞,经过改良,壮族女性也身着盛装参与其中,随节奏踏地抬腿,随鼓声附和吟唱,让铜鼓舞比以往多了含蓄优雅的美感。
王茂霖敲跳铜鼓舞使用的乐器或道具主要有铜鼓、木鼓,传说铜鼓为公、木鼓为母。表演时一般在室内,铜鼓与木鼓不可分离,如影随形。铜鼓舞只有两个角色,甲敲铜鼓,乙则手捧木筒状的扯风筒(称为鼓塞或木鼓),配合铜鼓起舞。表演过程是甲把铜鼓敲响后,乙迅速将扯风筒填入铜鼓内腔,这样可使铜鼓因气流阻塞而产生共鸣效果,铜鼓与木鼓相配合下发出的浑厚深长声音,显得庄严神圣。然后乙又迅速把木鼓抽出,将身子向侧上方一旋,把木鼓高高举起,声音传出更响更远。舞蹈动作有举、跪、抱、蹲、转,动作多变,粗犷豪放,造型优美。
王茂霖敲跳铜鼓舞时,铜鼓鼓面朝外,悬挂或横放在鼓架上,一人立于鼓的右侧边,左手持青钢栗或红果树制成的鼓棒;右手持老鸹腾制成的鼓槌。另一人则立在铜鼓的左后方,双手高举木盆于头的左侧方,摆成造型。当前面一人用鼓棒敲鼓身发出“叮叮”,鼓槌敲鼓面发出“当”的瞬间,后面举木盆者则立即进步矮身,把手中的木盆迅速合到铜鼓的尾口,随即抽出,铜鼓就会释放出“嗡”的奇妙而又悠扬的共鸣滑音。鼓点疏密缓急,层层有序;轻重高低, 抑扬顿挫。正面打、侧身打、抬腿打、翻身打、转身 打、旋身打,跪步打,动作多变,花样翻新。持木盆 者,举、跪、抱、蹲、转、跨、退,时而“活跃步”一脚踏地,一脚跟随,迅如脱兔,时而“三抄水”蹉步踮脚捷似猿猴,灵活自如,往返穿梭,任意洒脱。姿势粗旷豪放,造型舒展大方。两人心有灵犀,配合默契,舞姿流畅优美,声音和谐,是一幅精美古朴的泸西壮族民俗风情画。
为让这项古老的舞蹈技艺得以传承,王茂霖1999年开始带学徒,徒弟有李家成、李宗忆、王基宇、王建华等。其中,徒弟李家成于2019年被命名为壮族铜鼓舞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徒弟李宗忆于2019年开始跟师学艺,现已能独当一面,在当地传统节日和婚嫁活动中充当领舞角色。
(王茂霖和他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