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刺绣 | 泸西苗族服饰刺绣
发布时间:2024-03-08 10:26:30
苗族妇女长发盘髻,其套头是用丈余布带绕圆盘于头顶,盘折面绣花,套头下坠米珠,戴银质圆圈环。上装开襟无纽扣,从后领延至胸前,绣花边两条,袖管细长绣饰花纹。下穿蜡染绣花百褶裙,加系绣花围腰飘带。
苗族服饰的刺绣,全身色彩基调为大暖调,花纹繁多,琳琅满目。刺绣的主要内容有:围腰、上衣、裙子、系腰、绑腿、套头、背小孩的被单芯。
套头、绑腿,绣花草,边镶狗牙及树花,均为大暖调,绑绑腿意思是好走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苗族人民迁徙频繁。
围腰分前围腰和后围腰。前围腰绣茶花和几何图案,后围腰为双层绣,一面主图案为八角,中心对称,层层叠叠,正中绣有石榴花;另一面主图案为五朵朝阳花,经纬对称,角落绣茶花及几何图案。
系腰带绣茶花,两端缀米珠和毛线穗。面襟衣、被单芯绣有苗族妇女喜爱的花草,均为暖调。
百褶裙,向阳乡白泥塘村杨姓一家三代人存有三条裙子。第一条有一百年,相传村边有一棵一百几十年历史的古树,此裙就是女老祖在那棵古树下纺织的。裙体白黑相间,黑的部分是染了后才织进去的,织成图案。第二条是婆婆的,裙摆为传统的自种自织自纺后蜡染而成,此裙有四十余年,其间有三对绣线,边织边绣成。据苗族有识之士说,上一对代表黄河,中一对代表长江,下一对代表秦岭,表示苗族人民在迁徙过程中长途跋涉,因没有文字记载,用图案代表。第三条为现代年轻媳妇的,裙摆分十五层图案,由浅色到艳色,除一点点机绣彩条外,其余都是自挑自绣成的,裙布图案虚实对称,鲜艳夺目,美观漂亮,绣工量大,绣工极精美。三条百褶裙表达了苗族三代人在建国前、建国后和现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况,也表现了勤劳的苗族妇女纺织刺绣方面古为今用,古今结合的社会进步,苗族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美好。
来源:泸西县阿庐文化系列丛书第三辑——《阿庐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