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略 | 滇剧“活小生”:王文龙”
发布时间:2024-03-15 15:37:28
王文龙(1887~1946年),字咏阶,泸西县城北正街人。出生于殷富之家,其父王茂,喜爱滇剧,擅长吹拉弹唱,常聚友人于家中,或演奏娱乐,或研究演奏技巧及声腔技艺。文龙受其父熏陶影响,自幼爱上滇剧,并练就演唱功底。青年时代,广交滇剧爱好者,专攻小生戏,他不仅自身勤学苦练、还向往来泸西演出的戏班名艺人观摩学习,不断投师访友,演技不断精益求精。他嗓音高而稳,道白清而准。擅长饰演《庄子试妻》中的楚公子及《十美图》、《杀惜姣》、《仙鹤配》、《珍珠衫》等剧中的生角人物,所演角色惟妙惟肖,举手投足、五官变化一身是戏,有“活小生”之美称。
民国二年(1913年),昆明刘海泉滇戏班来泸演出,班中名旦筱珊瑚慕名登门拜访,言谈中深感文龙对滇剧表演的见解非同一般,为了共同切磋技艺,在家中化妆合演了《送京娘》、《长生殿》、《游龙戏凤》等滇剧片断,愈觉其表演技艺精深,对人赞不绝口。
由于他有精湛的表演技艺,一时间慕名来访,并邀请他票戏的人络绎不绝,但他视名利如粪土。民国三年(1914年),本邑商人吴筱亭(当时个旧锡务公司经理)聘外地戏班到个旧演出,为生色壮观,特邀文龙登台献艺,仅一折戏就满座皆惊。在场豪绅为出风头,纷纷当台悬赏点剧,文龙视赏为辱,盛怒之下,当即停止演出,拂袖退台而走。此后发誓永不票戏①。
文龙多才多艺,不但能演,而且能编能导,操琴司鼓、文武场面均能胜任。其次,对音乐亦有研究,对后辈青年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县城滇剧爱好者组建业余剧团“群乐会”,众推文龙为指导教练。他倾其所能,孜孜不倦地向同行和青年演员传授技艺,使“群乐会”的演唱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在前往师宗、罗平、弥勒等地演出中获得盛誉。
他一生追求滇剧艺术事业,不理家业,中年不幸丧妻,继而丧子、儿媳改嫁,遗腹孙女远嫁他乡,后继弦余姓女为室、无生育。晚年祖业耗尽,境况日下、贫病交加,59岁即过早亡故。
注①:票戏----业余戏剧爱好者旧时称玩友和票友,有时他们被戏班邀请参加演出时叫票戏,玩友票戏一般不要报酬。
来源:泸西县阿庐文化系列丛书第三辑——《阿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