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首页>>详情页

红色人物 | “边纵”一支队政治部主任:李曜九

发布时间:2024-04-12 15:25:39


李曜九(1914~1948),原名李荣福,曾化名李伯民、李旭、刘海如,汉族,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泥金乡一个农民家庭。1933年在中江中学读书,在中共地下党员戴资杰老师的影响下,1934年冬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国民党第29军军长田颂尧进攻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被捕遭严刑拷打而坚贞不屈,后经营救获释。1936年8月,李曜九考入四川省成都师范,10月加入中共外围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5月,化名李旭应聘到云南大学附属中学任史地教员,经组织同意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后因领导学生运动被学校解聘。1947年秋隐蔽疏散到省立泸西师范学校任训育主任,改名李曜九,与师范校长“民盟”成员高国泰及当时疏散到泸西的杨明、丁维铎开展学生运动,支持进步教师揭露国民党黑暗统治,组织讲演会、诗歌朗颂会及怒江合唱团等,激发师生的反蒋爱国热情。为了组织发动反蒋武装斗争,李曜九同高国泰等到爵册、山口等地察看地形,派出部分进步学生到永宁南盘江畔苗族聚集地区做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

01.jpg

(图:李曜九像)

1948年2月,在泸西旧城反蒋武装暴动中,李曜九受中共弥泸地下组织指派,赶到旧城进行领导,直接投入武装斗争洪流。后随“一支人民的军队”(后为“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东袭罗平、师宗,南下河阳。3月下旬到丘北时,受命与当地中共地下组织负责人林坚、何季华等就地开展统战工作,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扩大主力部队。为避免暴露,他脱下衣服,让太阳曝晒皮肤,打赤脚在沙滩、泥地里磨练,使肤色由白变黑,两三个月内跑遍了丘北大部分地区,发动群众反“三征”(征兵、征粮、征税),并与林坚等联络汇集了全县四乡有声望的民族上层人士,于普者黑举行秘密会议,宣传党的反蒋统一战线政策和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动员他们出钱、出人、出枪支援革命。利用张冲、何现龙在彝族中的影响,争取了龙三等民族上层人物,并与患麻风病的红花山出水寨彝族头人李凤翥同吃同住,宣讲中共民族政策和统战政策,促使其弟带领家中武装参加反蒋武装斗争行列。

1948年7月,他随“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南下河阳,任一支队政治部主任。10月,部队整编回师,李曜九率二大队突破敌人封锁线后,只身去找支队领导联系,途中被马小山反动武装抓捕送往双龙营镇,敌人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坚贞不屈。后在押送丘北县城时,于双塘子附近被敌杀害,年仅34岁。烈士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02.png

(图:邱北双塘子村李曜九同志遇难之地

来源:泸西县史志办




头像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