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文化中国行|彝族大圆舞——群山间舞动的“同心圆”

发布时间:2025-03-19 18:15:04


文化中国行.jpg

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的群山之间,传承着一种展现彝族风采的舞蹈——大圆舞。它是流淌在彝族血脉中的文化记忆,是泸西大地上的一颗明珠,历久弥新,光彩夺目。

01.jpg

大圆舞,原名“跳乐”,彝族语名为“阿博毕”。这一名称的由来,可追溯至数百年前一个寒冬的清晨,彝族村寨里一位彝家老人为了给孙子取暖,就牵着儿子和孙子的手在木屋前踏歌起舞。祖父踏出一步,儿子跟进一步,小孙子在后面也跟着踉跄学步,三代人的脚印在雪地上围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圆。附近的村民们闻声而来,被这份温情所吸引,纷纷加入其中,在晨曦中跳出迷人的“团圆乐章”。此舞最初被称为“跳乐”或“三步乐”,后因舞者围成圆环的独特形态,更名为“大圆舞”。

数百年过去了,迄今为止,每逢火把节、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泸西县的彝族群众便会自发聚集,以跳大圆舞的方式互送真挚祝福。

02.jpg

他们身着盛装,围成同心圆。舞蹈开始,乐声响起,悠扬的笛声、婉转的二胡、激昂的三弦、清脆的琵琶,再加上唇齿间吹叶片发出的奇妙声响,五种旋律交织,宛如天籁。男舞者低吟彝族古老的曲调,女舞者以清脆的歌声相和。他们踏着音乐的节奏,缓缓绕圈旋转,飞扬的发丝、叮咚的银饰、绚丽的服饰,无一不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03.jpg

彝族大圆舞寓意丰富,其内涵已远远超过了舞蹈本身。数百年间,它一直告诫着彝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以礼待人,与其他民族兄弟一同画好民族团结的“同心圆”。它以热情洋溢的舞姿,诉说着彝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展现出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中华民族多彩文化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泸西县旧城镇人民政府

作者:李啟雄 曹琦瑶





头像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