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彝族三弦舞 奏响民族团结和美乐章
发布时间:2025-03-05 15:04:18
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听见笛子三弦响,人人脚杆都会痒。”说的就是当地代代相传的一种民间舞蹈——彝族三弦舞。
作为一种群众性自娱舞蹈,彝族三弦舞集歌、舞、乐于一体,多在节日、盛典时表演,可十几人或上千人共舞。哨声脆响,金笛齐鸣,紧凑而急迫的弦声粗犷、整齐地响起,男女合着旋律而舞,踏三步起一脚,同时伴之以歌唱声,与弦声、掌声一起汇成欢快、激昂的声浪,现场仿佛成了歌舞的海洋。
大三弦是彝族三弦舞的乐器,是彝族娱乐、抒情的主要乐器,由共鸣筒、琴头、琴杆、缚弦和琴弦等部分构成,规格尺寸不一,琴身全长多为130厘米至140厘米,民间特大的大三弦,琴身全长可达180厘米至200厘米。筒腔用椿木、松木、杉木或其他木质较轻的木材制作,既可用一整段原木掏挖出腔体,也可用多块木板拼接胶粘而成,筒面饰有纹路。筒前口蒙以羊皮为面,筒后口敞口,不设音窗。琴头、琴杆使用一整块稍硬的木材制作。弦下端系于缚弦的弦孔中,缚弦用金属薄片制成,其上还串挂有若干小铁片或小铁环,弹奏之时,可随跳跃动作发出有节奏的“哗哗”声响。琴身的弦槽和尾柱之间,系有一根绸布制彩条背带。在弦槽上方,还拴挂有一朵用薄绸挽制的大红花为饰。
三弦舞又称快三步,其舞步以三步一踢脚为基本步伐,跳快三步时,男子手操大三弦,以中笛、小笛和哨子伴奏。笛声一响,男子手持乐器边弹边跳,女子则手牵着手,踏着乐声的节拍呈一字形横排急步向男子跳过来,双方皆三步一踢脚,拍着巴掌欢快起舞。女子三步后一般都会转身360度,因运动量较大,每次跳四五分钟即需休息片刻。
彝族三弦舞动作豪放粗犷,节奏热烈欢快,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作为极具艺术神韵与民族精神的民间舞蹈,彝族三弦舞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瑰宝,也是云南省享誉世界的民族文化品牌之一。
来源:泸西县午街铺镇人民政府
作者:高淼
